課程教材

聲明

  本網頁所提供之教材投影片,為本人於學校任職期間整理製作,單純作為校內教學用途投影片內容可能仍有一些細微錯誤之處,我目前無暇再重新檢視並訂正。對於投影片內容所參考、或引用之資料,本人非常尊重原始作者的智慧結晶,但因我目前實在沒有時間一一整理出處,尚祈見諒。

本網頁提供之教材,僅限於自學及教育用途。將此內容作為商業使用所引發的任何法律糾紛,本人概不負責。

電路學

這是 E. E. 大學部正規課程,第7章是時域分析要轉換為頻域分析,理論上的重要轉折點。穩態分析法將大量用於電子學課程之中。我個人非常重視相量的觀念,這會直接影響學生日後學習電子學、通訊系統、控制系統、電磁學與微波工程等課程的理解力。
主要參考文獻:電路學第六版,北科大電機系曾國雄教授與譚旦旭教授合編,高立出版

網路分析

這是 E. E. 大學部正規課程,多數學校的課名為「電路學(II)」,此課程的目的是要帶領學生進入頻域分析的領域,第3章到第4章分別闡述訊號頻域表現(頻譜)以及系統的頻域表現(頻率響應)。頻域分析理論在電子學課程的頻率響應、訊號與系統、控制系統、數位訊號處理及通訊系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
主要參考文獻:W. D. Stanley, Network Analysis with Applications, 4/E, Pearson

高頻電子

這是 E. E. 大學部選修課程,是帶領學生進入RF領域的基礎性課程。我第一次開這門課時,準備的內容大概跟一般學校的「微波工程」課程差不多。因為後來執行電磁課程推廣計畫,教育部要求課程需要搭配實驗,因此在內容上做了點調整。一個學期內要講微波工程再加實驗,難度真的很高,所以在正規內容上刪除了一些微波工程的東西。這門課的實驗要求學生在期末完成一個無線電對講機的實作專題,讓學生同時能有設計高頻與基頻電路的經驗。這門課在學生的眼中是很操的一門課。不過雖然辛苦,但是大家好像在實作上都玩的不亦樂乎。教育部的計畫執行完畢後,已經沒有材料費的補助,所以後來再開的課程就只要求跑電路模擬而省略了實作的部分。
主要參考文獻:G. Gonzalez, Microwave Transistor Amplifier Analysis and Design 2/e, Pearson、D. M. Pozar, Microwave Engineering 3/e, John Wiley and Sons、中山大學電機系洪子聖教授微波工程講義

>> 舊版 (微波工程為主)
>> 新版

RF Transceiver Module Design

這是 E. E. 研究所的課程,內容與 RF 收發機模組設計相關。
主要參考文獻:教育部電磁課程推廣計畫教材、B. Razavi , RF Microelectronics, 2ed, Prentice Hall

Multiband RF Transceiver System

這是 E. E. 研究所的課程,內容與多頻段 RF 收發機系統相關。
主要參考文獻:教育部電磁課程推廣計畫教材、B. Razavi , RF Microelectronics, 2ed, Prentice Hall、G. Hueber and R. B. Staszewski, Multi-Mode / Multi-Band RF Transceiv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: Advanced Techniques, Architectures, and Trends, Wiley-IEEE Press



Post a Comment (0)